为什么需求很重要
创业最悲剧的事情是什么?
无数的公司,无数日夜殚精竭虑,耗尽人力物力,带着团队每天起早贪黑,最后发现:
解决了一个不够重要问题,甚至是,做了一个没人需要的产品。
因为最开始的需求分析没有搞定,后面的所有事情都不成了。
所以,第一步,我希望大家把需求搞清楚。
学完这部分,我希望大家能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:
1)描述需求
2)描述用户的使用场景
3)描述市场空间,算出这个行业的天花板。
本章目录
第一部分认知准备,我会带大家理解一下,为什么需要研究需求,以及需求的分析框架是什么。
第二部分执行工具,我会给大家一个需求能力的执行框架,然后带大家实操需求分析能力。
第三部分理解实质,升级认知,当我们具备了初步的需求分析能力,我们再回来重新理解一下”需求分析”的底层逻辑。
需求探索的价值
价值1:尽早验证/证伪,低成本试错。有些项目,本身人群就需求很弱,天花板很低,需求不稳定,注定很难做,如果能尽早,甚至在第一天,不花钱就能拿到答案。
价值2:全面提升所有决策质量。当你对人群、画像、场景甚至用户分层/规模理解得越清晰,你后面所有决策的质量都会随之提升:设计产品、定价、选址、探渠道、做品牌等等。
价值3:形成笃定,理解业务空间。创业一直背着一个定时炸弹的感觉太难受了,提前花一些时间,研究一下市场和需求,形成对于用户问题、业务天花板空间的笃定,你的整个管理心态都会从容很多。
实操:怎样进行需求分析
拆、推、评、算
1.拆解:训练拆解用户需求的意识,这是基本功
2.推演:训练推演用户使用场景,理解问题
3.评估:训练定性评估需求可行性,判断价值
4.计算:训练定量估算市场大小,拿到一个数字,理性思考
一、如何拆
本质是要培养好的用户视角
没有目标用户,就不要谈创业项目。
这个过程要反复的问自己,用户到底想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。
早期少盯着产品,先盯着问题。这个场景这个人群有没有这个问题。
一定要客观,不要谈我认为,我觉得,
要真实,不要幻想。
切用户,具体怎么切呢?持续去思考,到底谁是我的目标用户?他们的问题是统一的吗?然后持续问自己,哪些用户其实不是。
拆到什么程度?肯定不是无限细化,时刻记得需求分析的价值,要么是为了证伪,要么是为了足够高效。
二、如何推
你得有能力代入用户的画面和视角,真正理解用户在哪个场景怎么想的
在脑袋里想一轮用户的想法
需求的定义对齐:你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?
你的用户/客户(C),他们到底是谁,你是怎么细分他们的?
在哪些场景下(S),他们会遭遇问题?描述一下场景
他们会遭遇哪些具体的问题(Scale),大到足够支撑一个创业项目了吗?
最简单造句范式:(细分用户)在(场景)下遇到了(真实问题)
市场调查的误判:朋友怎么说<<用户怎么说<<用户做过<用户真实会做
工具:用户故事卡法,通过一张张可视化的卡片,更方便用来总结、分类、可视化讨论。
三、如何评
普遍性:目标用户里,有多少的细分用户,真的有这个需求?
全民:几亿量级
大众:千万/百万量级
小众:十万/几万量级
特殊:几千/几百量级
频次:发生问题/使用产品的频次多少?一生/年/月/周/日/时
高频:一天一次
中频:一月一次
低频:一年一次
极低:一生一次
刚性:可用可不用?免费我才用?哪怕付费/加钱我也非用不可?
非常刚:加钱抢着用
比较刚:收费我也用
不太刚:免费我才用
没刚性:白给也不用
什么是伪需求?简言之:
看似有这种需求,但其实这种需求是经不起使用频次、用户体验及使用依附性的考验。
看似是好需求,实则是频次很低,刚性很弱。
四、如何算
怎样算天花板,其实测算天花板,有完全不同的两种场景?
一个是融资视角,要适当包装,要符合专业投资人的审美和话语体系,要适当合理地”性感”。
一个是业务视角,用来指导决策,做大的业务判断,这个要尽量理性、清晰 建议适当保守。
这两种场景是完全不同的,大家经常搞混,导致拧巴,”骗”人不成,反而把自己”骗”了。
市场规模估算4种方法:第三方数据、自顶向下、自底向上、寻找对标(这里不细说,后期有时间细说)
突破行业天花板的策略
1.用高速增长弥补劣势
2.探索多元化可能性
3.探索国际化可能性
下面我们重要讲一下业务视角。在业务视角,我们一定不要骗自己,我们估算天花板的目的,不是要夸大和吹嘘,而是要确定一个保守的,让企业有信心实现的潜在市场规模。
天于市场规模,有二个最基本的经典概念,TAM、SAM和SOM。
TAM:Total Available Market 你希望产品未来覆盖的消费人群规模
SAM:Served Addressable Market 你的产品真正可以的覆盖人群
SOM:Serviceable and Obtainable Market 你的产品实际可以服务到的市场
![图片[1]-需求分析 - 尔鹿网络-尔鹿网络](https://liyoudong-1305671160.cos.ap-beijing.myqcloud.com/2023/11/20231103145743567.jpg)
![图片[2]-需求分析 - 尔鹿网络-尔鹿网络](https://liyoudong-1305671160.cos.ap-beijing.myqcloud.com/2023/11/20231103145816705.png)
这里看TAM,如果TAM都不大,就别做了
TAM总潜在市场呢,其实就是在需求这一层你评估的业务空间,这是你极限情况下能达到的大小。
SAM可服务市场呢,这是当你明确了商业模式(含渠道),可以细化到一个相对理性真实的市场规模。
最后的SOM可获得的服务市场呢,就是你通过竞争和壁垒打造,最后能达到的最终市场占有率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