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来界定一下范围,我们讨论的都是 非虚构类的写作。
虚构类的是指小说、散文、诗歌这一类的文章。
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想做个人IP的,在做个人IP过程中要写的文章,比如说观点文、干货文、IP故事,甚至是朋友圈文案等等,这一类的写作就叫做非虚构类写作。
这一类的写作,其本质是什么呢?
我认为: 写作的本质是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别人。
我们来细细的拆一下这句话,这个过程包括 两个主体:作者、读者,一个动作:传递信息。
一、 作为作者,我们要做什么?
一)传递价值
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确保你写出来的内容是有价值的。
一篇文章的价值可以体现在这几个方面:
1、信息价值
提供新闻、数据、研究结果等客观信息,帮助读者了解某个主题或领域的最新动态。比如在AI这个飞速发展的领域,前沿资讯很多,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就是一个好方向。我看到很多AI相关的公众号他们就是这么做的。
例子: mp.weixin.qq.com
2、实用价值
解决读者的问题或提供实用建议,帮助他们实现具体的一个目标。比如我自己写过很多文章就是教大家如何写作或者如何用AI来赋能写作的。
例子: mp.weixin.qq.com
3、情绪价值
通过故事或创意内容,给读者带来愉悦的、感动的、阅读体验。
不知道大家之前看没看过一个号叫做咪蒙,虽然她因为三观不正最后凉了,但是这个人的情绪价值是非常足的,所以她当时有很多文章都是现象级的大爆款。
很多人写文章会陷入到“干货陷阱”,就是觉得只给别人提供实用价值就够了,写到最后你就会发现其实,能让你文章破圈的往往是情绪价值。
尤其是现在的大环境越来越难,人跟人之间的矛盾更尖锐,情绪价值就会显得越来越重要,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身心灵的账号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。
例子: mp.weixin.qq.com
二)如何持续传递
作为作者,我们如何持续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呢?
不断和读者产生认知差。
就是必须知道和了解一些你的读者不知道的内容。
这也是很多人没办法持续输出的原因,因为认知差不够,输入不够,认知没有往前走,几篇文章或者几十篇文章就把他们榨干了。
所以持续的输入真的非常重要。
具体到落地的动作上,如何持续输入呢?
1、阅读
最重要的就是阅读,虽然现在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无比丰富了,我们可以听书、看视频、现在还可以问AI。
但是我仍然坚持认为读书还是摄取信息的最佳途径。
选择经典的读物,持续的阅读,可以让你不断获取高质量的信息。
除了论文之外,还有高质量公众号、以及其他平台的高质量文章。
2、跟高手聊
我有很多想法和选题,都是在和其他同领域或者不同领域的高手们聊的时候碰撞出来的。
我很多文章的选题,也是和一些比较成熟的写作者或者和我的读者聊的时候冒出来的。
一定不要闭门造车,要多去链接,多聊,聊着聊着,想法和灵感就出来了。
3、到生活中去
生活是最大的灵感来源。留心日常生活中的点滴,这些都能成为你写作的素材。这句话虽然听上去比较虚,但是对于写作的人是一定需要的。
比如,你在职场中遇到的一件事,你读到的一本书,见到的一个人,都可以成为你文章的素材。
认知差有了,作为作者,我们还要做什么?
三)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
要把你的认知表达出来。
有一部分人,他们写作的问题就出在这里。
什么样的内容算是清楚呢?
人的大脑喜欢有序的、可预测的、模块化的内容。
所以在写作时,我们需要将信息模块化,有序化,使之易预测。
这么说有点太宏观,我们来把它放到具体的写作中
文体: 首先要确定文体,你写的是观点文、故事文、还是干货文?
你不要一会儿讲故事,一会儿又开始讲干货,这样读者就会觉得迷惑。
结构: 也就是文章的大纲,我们从小语文课上就学过总分总,为什么要总分总呢?因为它有序,好理解,大脑喜欢,所以文章的结构一定要清晰,才能更好的传递信息。
段落: 要写清楚一段话,其实也是有方法的,比如你可以用金字塔结构,论点先行,论据跟上。
用词: 规范、拒绝生僻词,不要动不动就拽一些别人看不懂,没听过的词,出现新概念的时候尽量先把这个概念澄清。
句子: 长句要结构完整、短句要简洁有力,而且我建议大家写文章的时候,少用长句,多用短句。
修辞: 合理应用类比、比喻、夸张、排比,把一些复杂的概念换一种方式表达清楚。
这些都做到了,那基本上你就是一个很厉害的表达者了。
二、作为读者,他们想要什么?
我们回到读者的视角,来看看读者想要读到什么样的内容。
1、读者想看他们需要的内容。
吃瓜群众想看八卦和内幕,搞副业的想知道如何去搞钱,职场小白想学如何升职加薪,反过来说,你的文章写出来必须是写给某一类人的,而且满足了一个需求或者解决了一个问题。
其实,想清楚了这个问题,你的定位也就出来了。
2、读者能看懂什么?
你让学霸给你讲题,他是能讲明白的,学神就不行,为啥,因为学神觉得,这还用讲,这不是脚趾头都能想出来?
这个就叫 知识的诅咒 ,写作者很容易陷入知识的诅咒,觉得这个东西我懂,那么读者一定也懂,然后写出来的东西曲高和寡,搞得读者一头雾水。
所以,只有了解你的读者能读懂什么,才能有效传递信息。
可以这么说,大多数公域平台的写作,你需要把读者当成彻彻底底的小白,才能有效的传递信息。
3、读者爱看什么?
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,你就想一想,你自己爱看什么。
我想每个人爱看内容无非是有趣的、清晰的、有价值的的内容。
爱看的就不说了。我们来聊聊读者不爱看什么,不踩雷就是胜利。
1、不要热剩饭,写自己的内容
写了这么多年,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,抄是没有前途的,前期可以做一些转述的练习,但是最后一定要回归到原创。
从平台的角度,只有优质的原创内容才能让他们活下去,所以他们势必会大力扶持原创的内容,打击抄袭和写稿。
从创作者的角度,只有写原创,你自己才能持续不断的进步,修炼出真正的内功心法。
2、不要写片汤话,要提供价值
短期来看,蹭热点,抖机灵可能会有一些流量,但是想要打造长期的IP一定要能够持续提供价值。
3、不要讲大道理,多讲讲故事
这点也要注意,在公域平台写东西,一定要会讲故事,我在知乎上写了四百多篇内容,其中过了十万加的,全部都是故事。
4、不要过度追求形式,忽略内容的实质
我社群里很多人都在问,公众号如何排版,要用什么编辑器,要用什么模板,我说我从不排版,只要清晰好读,格式没问题就行。
即使是最简单的排版,只要你的内容足够扎实,也能找到自己的读者。
三、如何传递信息
鉴于今天的内容略显抽象和宏观,最后我再来把它转述成5个问题。
我建议你把它做成清单贴在你的电脑前。
每次写作前,问自己这5个问题,每个问题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来说清:
1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?
2、是写给谁的?
3、读者的需求是什么?
4、我希望读者有什么样的反应?
5、读者的知识水平如何?
四、如何持续精进
一)50字写作法
1、日常观察日记:每天记录一件事,培养观察力。
2、每日一词:每天学习一个新词汇,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。
3、情感写作:选择一个情绪,写下与之相关的短文。
4、短篇故事:尝试写一个50-100字左右的故事。
5、写作倒计时:设定一个时间限制,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写。
欢迎大家在随手记论坛里进行输出
二)朋友圈写作法
1、写生活:记录生活中有趣的事。
2、写干货:写垂直领域或行业相关干货。
3、写认知:你读到的书、学到的东西。
4、写成长:你最近做成了哪些事,尝试了哪些事。
5、写推广:自己有产品推自己的,没有就推大佬的。
没有回复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