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必须掌握的6个底层概念

学习赚钱,你需要知道「钱」是什么
学习吃饭,你需要知道「饭」是什么
学习谈恋爱,你需要知道「爱」是什么

德鲁克说,如果不能清晰定义,就无法有效增长。

想要快速精进任何领域的技能,你得了解基本的概念词,基本的词语定义,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飞速成长,高效吸收知识。

1、信息源

人活着,需要吸收两种能量,一种叫「物质能量」,就是我们每天要吃的食物。吃饭可以让我们获得肉体机能的维持,你吃进去的东西营养含量高,你身体就健康,否则你就很容易生病。

另外一种叫做「信息能量」,就是我们每天吸收的各种信息。阅读、学习、经历可以让我们增长智慧,让大脑持续处于有思维秩序的状态,你吸收的信息价值高,你的脑子就比别人更灵活,否则就会比别人更蠢。

想要获取食物,你可以去菜市场买、土地里摘、面包店抢。

想要获取信息,你需要去找到各种信息源头,有些信息是你的朋友提供,有些信息是互联网提供,有些信息是你自己的经历产生。

*100份优质信息源库(动态更新)

2、记忆

记忆是大脑的基本功能,是一种「储存+消化」生理机能,是你之所以能看懂各种事物和知识的前提,没有记忆功能,人就无法沉淀知识。

3、理解

理解是一种「解码能力」,是记忆的下一道工序,当别人给你发送了一段信息,只有你脑子里有对应的解码方式,才能听懂别人在说什么。

狗冲你叫两声,你肯定是听不懂的,因为狗无法说汉语,跟小动物沟通,你只能通过低级的信息传递方式,比如「暴力」「食物诱惑」;跟成年人沟通,你可以通过高级的信息传递方式,比如「语言」「舞蹈」「音乐」。

人的理解力由你的知识体系直接决定,思维越混乱的人,越没有办法用逻辑和语言沟通,只能以强力压服。

4、模型

在认知脑科学领域,记忆的基本单位被叫做「组块」,也就是人脑在一瞬间只能记住最多4~7个字符。

「组块」这东西,有个有意思的地方是,可以一层层嵌套压缩记忆量,像俄罗斯套娃一样,四个字可以算一个组块儿,四段话也可以概括进一个组块。

于是你就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,日常生活中,我们总能用一两个词去概括一大段内容,比如「亡羊补牢」这四个字,背后藏着一大段故事,但我们只需要记住这四个字,总能想起来背后的寓意和故事是什么。

这种有强烈寓意的,非常有意义的词,就叫做「模型」。

模型,是知识体系的最小单位,有意义的模型掌握的多了,你的知识体系就会非常系统、强大。

5、第一原理

第一原理(first principle),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学习概念,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系统都存在第一原理,第一原理是最基本的命题和假设,它不能被省略或删除,也不能被违反。

新手理解它并不容易,前些年听李笑来说,学习任何技能,都要想办法找到【最少必要知识】,这个词儿和第一原理有点类似,我自己则习惯用【源点法则】来形容。

你要构建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,必然需要去寻找或者推演出这个领域的原点知识,最本质的底层知识,这种知识是各个领域的基点,掌握它们你可以一眼看透该领域的本质。

6、知识体系

知识体系简单讲,就是一堆知识的连接集合,是一个形容人对于「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」的概念词。

所谓构建个人知识体系,就是给你一套强大的方法,让你能迅速梳理清楚你吸收的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,这是它的核心价值。

我们说一个人知识体系混乱,就是说他对事物的认知没有逻辑和结构,根本分不清知识之间的关系,大脑中的信息都是散乱的。

比如正常人都知道,「苹果」和「苹果树」的关系是孕育关系,苹果树长出苹果,我们想吃苹果只需要去种苹果树就行;但是脑子里知识散乱的人,很有可能把「苹果」和「煤炭」联系起来,他想吃苹果却去找煤炭,能吃到么?

这样的信息联系方式,看起来像个傻瓜一样,实际上他去改变现实的时候,也几乎处处碰壁,因为根本不符合现实。

听起来,很可笑,但大多数人脑子里的认知就是这样的。

———

以上这些基本概念之间,有很强的关联性,想要深入理解和掌握,可以继续回看这篇手册↓

终生复利大杀器《如何构建你的个人知识系统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没有回复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