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个方法,提升你的读书质量

先问大家一个问题,你们读书会把一本书完整读完吗?或者说你会把读完一本书作为读书的目的吗?

 

先说说我自己吧,我买过很多书,家里的书柜也很大,但是我真正能读完的书,也就不到20%,而且这20%里面还有很多都是小说之类的。

 

为什么要问大家这个问题,因为这关系着一个人读书的理念,我的读书理念就是,这本书里只要有1句话启发到我,那这本书对于我而言就是有意义的。

 

至于是否能把一本书读完,这要看我的时间,和我的心情,我基本上都是拿起来就读,读一会觉得看不下去了,或者累了烦了,我就会去干其他的事情,或者再拿出其他的书来读读。

 

这就是我读书的乐趣,每本书就好像一个专家或者历史中的人物,他们随时在哪里,我无聊了就跟他们对话,聊烦了就换一个人,下次想起来接着跟他聊。

 

和大家分享了我的读书习惯之后,我再和大家说说我的读书技巧。

 

1、先看目录

无论看什么书,我一定会先看目录,因为我虽然不会把每本书都读完,但我要知道这本书到底讲的是什么,它的整体框架是怎样的。

 

看目录可以帮助你快速判断这本书对于你的价值,以及摸清作者想要分享给你的知识框架。

 

如果我看完目录觉得这本书对于我的来说意义不大,那我就不读了,或者说这本书的目录框架跟我自己的知识框架是不一致的,且没办法去嫁接,我也不会读了,否则它会给我制造很多没必要的烦恼。

 

那有时候,当我看到目录里面的某个章节正好是我当前所需要的,我也会直接跳转到这个章节去阅读,能帮助我节省很多时间。

 

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喜欢看视频类课程的原因,你总要一点点的快进去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内容,而且你也不知道视频里哪一分钟对于你来说是有价值的。

 

2、分享记忆

大多数人对于读书的困惑就是:读完就读完了,没有然后。

 

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人必须要把1本书读完的原因,这个执念来源于自己读的书并没有真正帮助自己解决问题,创造新价值,所以只能通过把这本书读完来感受成就。

 

我坚持一个原则,即读书这件事最终必须要对你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,才算有价值。

 

比如说我自己在看到书里的某个观念很有意思的时候,就直接把它分享到朋友圈里,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,再加上一个关键词标签,这样等于加深了自己的印象,也让别人看到了这个价值,还能方便自己后期的素材搜索。

 

除了分享到朋友圈,我还会根据内容的不同,把它分享给我的会员,我的合伙人,我的付费社群里面。

 

因为我知道,有些内容对我可能意义不大,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,就可能启发到他们,继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最终的结果。

 

这也算是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影响,只不过是影响他人。

 

通过各种方式的分享,让我记住了书里面有价值的内容,而这个过程也是在锻炼自己使用信息的能力。你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分享水平,让别人更容易理解你想要表达的意思。

 

3、不做预设

严格来说这个不算是读书方法,而是一种读书态度,但正是因为我时刻秉承着这种读书态度,才能让我更好地吸收书里的精华。

 

什么叫预设?就是你在读这段之前,已经先把自己之前对某件事的认知和态度拿出来放在这里,用这种态度去理解书里的内容。

 

举个例子,我之前读到一些健康类的书籍里说:可以采用轻断食的方法来调整自身的新陈代谢系统,通过饥饿来刺激身体里新的细胞产生。

 

换做之前,我肯定带着批判的视角去想:这是违背身体的意愿,渴了就喝水,饿了就吃饭,明明很饿了,身体已经向你发起信号了,你还要继续饥饿,这是对健康的损害。

 

那这段内容对于我来说可能就没有任何意义了,因为我看完也是不赞同,只不过是浪费了几分钟时间而已。

 

而现在我的做法就是,先不用自己之前的经验和思考方式去预判,我去试一下,反正饿2-3顿饭,对于我来说也没啥成本,我到底要亲自尝试一下,才能有资格来说。

 

在我真正尝试之后,我又有了新的感受,这个感受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意义,否则如何你读的任何一本书,都是用你之前的思考方式去解读去理解,那只不过是自己找到各种方法来进行自洽而已。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没有回复内容